近兩年來,整體衣柜行業在北京廣州等國內城市各大家居建材賣場迅速占領消費市場,家具經銷商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其中就有很多其他品類的經銷商,如家具、木門、櫥柜等紛紛起頭紛紛投入整體衣柜行業,競相分得一塊蛋糕。其中,尤以家具經銷商轉投衣柜業備受關注。
中國家具業經歷了將近3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進入“產能過剩”的狀態。根據有關機構監測和預計,我國家具消費市場在過去幾年的平均增幅達到8.8%,2005年需求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2006年需求達到2100億元人民幣,2007年需求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即使在由房地產和石油引發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2008年,需求也超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20%-30%的年擴張率導致省級渠道過剩。
記者走訪國內家具市場發現,許多家具業經銷商放棄經營家具,既而轉投衣柜行業,這在北京廣州甚至是國內,已成為一種趨勢。據相關業內專業人士,目前家居市場盲目擴張,導致產能過剩是導致家居業銷量下降的首要影響因素。賣場的擴張導致品牌商家的“跟風”,他們跟隨賣場不斷開新店,希望占得先機。一邊是拼命的擴張,一邊是銷量的下滑。家具流通領域已經進入了一個盲目擴張、無序競爭時代。當前,家具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有3%左右,稍有不慎,商戶就會虧損。同時,家具賣場的急速擴張也給自身帶來了諸多弊端。
家具賣場的急速擴張導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是造成賣場銷售量下滑的原因之一。近兩年來,各種以家具銷售為主的超大型賣場在一、二線城市的新增率達到20%到30%,很多省級城市的家具賣場面積已經達到280萬平方米,而且還在以每年新增幾十萬平方米的速度發展。加上商場定位雷同、招商品牌重疊率高、推廣方法、促銷活動千篇一律,所以造成很多家具專賣店的經銷商虧損。
目前現在家具消費市場雖然巨大,但遠遠趕不上家具生產年總量的增長和流通企業增加的速度。我國家具賣場的擴容速度也非常之快,特別是近幾年,擴容速度更是前所未有,從幾萬平方米到幾十萬平方米,甚至家具賣場園區有100萬平方米以上面積。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在09年,全國新增的1萬平米以上的家具類大賣場就在百家以上。表面上看家具賣場的增多、增大,家具制造企業爭奪市場空間的機會也相應增加。銷售網絡擴大了,營銷成本理應降低,但由于重復建設,各自為戰,導致單位銷售點的業績下降,營銷成本增加,家具賣場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F在省級家具賣場是越開越多,越建越大。在其他行業曾經出現的一哄而上的一窩蜂現象,開始籠罩整個家具櫥柜行業。就北京市場來看,不是已經飽和,而是早已過剩。許多家具城再也沒有昔日人頭攢動的場面,大多是門可羅雀,生意冷清,很多大型家具連鎖賣場的七成商戶面臨虧損。
有專家指出:“家具賣場空前災難或已來臨”,此言不虛。目前的家具市場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已經發展到失控的狀態,所謂失控就是布局上不合理。在國外的一些大中城市,一般大型家具市場面積在以上的家居賣場的數量最多不會超過3家,賣場總面積也不會超過80萬平方米。中國的家居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市場狀況,除了急速擴張供大于求的原因外,同時還具備多方面的原因,當下之急唯有合理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銷售渠道才是真正讓家居業走上有效運營之路的抉擇。
更多文章來源請瀏覽:www.sogal.org, 文章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平臺